中國人造板產量居世界首位。據FAO林業貿易數據庫資料計算,結果顯示:中國人造板產量從2007年開始,在世界總產量中的占比超過1/4并穩居世界第一,2013年占比高達40.88%,繼續領跑全球。
中國人造板年產量持續增長,增速減緩。依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全國人造板產量2000年0.20億m3,2013年2.72億m3,13年間增長12.6倍。隨著我國宏觀經濟發展速度的減緩,人造板生產也逐步剎車進入了怠速發展階段,從21世紀第1個10年平均20%以上的高速發展逐漸降到10%以下。2012年和2013年全國人造板產量分別是2.12億m3和2.72億m3,增速較2010-2011年明顯放緩。規模以上人造板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在15%左右,與近年來年均20%~30%的增長率相比增幅明顯降低,效益明顯下降。高端優質纖維板、刨花板產品進口呈大幅度增長態勢。如此大的市場占有率并沒有形成行業優勢,更沒得到應有回報,不僅不具話語權,而且隨時面臨各種風險?!?/span>
中國人造板生產省區集中度較高,但企業規模小。各省市產量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人造板行業產量27 220.58萬m3,產量居前4位的省份為山東省6 590.5萬m3、江蘇省4 440.7萬m3、河南省2 745萬m3、廣西自治區2 722 萬m3,分別占人造板行業全國總產量比重為24.21%、16.31%、10.08%、10%。4省區合計占到全國總量的60.60%。
中國人造板生產企業經營規模小。全國家庭作坊式工廠遍地開花,缺乏具有超強競爭力的產業和商業巨頭,無力引進先進技術設備,無法開展有效市場營銷,無法實現企業內部與外部的雙重規模經濟。全國各省都有膠合板企業,總數合計上萬家,但大多數是中小型民營企業,且90%的企業年產量在1萬m3以下,僅少數達到年產2萬m3以上。
中國人造板制造業發展平穩,但整體效益下滑。近5年來,人造板行業總資產穩定增長,企業數量基本持平,行業銷售毛利率和凈利潤率穩定小幅增長。盡管行業虧損面略有減少,但由于受國內房地產調控和國際市場下滑的負面影響,收入增長率出現大幅下降;雖然利潤總額有所增加,但是銷售利潤率低于7%,行業盈利能力仍處于較低水平。一方面,受國際市場萎縮和國內房地產調控影響,人造板下游產業均放慢發展速度,造成了部分人造板市場短期銷售不暢的局面。另一方面,木材原料短缺,原輔材料價格上漲,物流、人工和資金等生產成本增加,造成大多數企業效益降低,個別企業被迫停產??傮w來說,當前人造板行業生產規模發展減緩,資源瓶頸仍然存在,產品結構亟待調整,技術創新有待加強,預計未來2~3年內行業將保持平衡發展態勢。據統計,截至2013年6月,規模以上人造板企業共4 655家,平均資產規模5 487萬元,同比增長9.7%;平均收入規模6 543萬元,同比增長9.8%;資產負債率45.5%,同比下降2.5%;行業虧損面6.1%,同比下降17.2%。2013年1—9月銷售收入近5 000億元、利潤總額298億元,平均每月利潤33.13億元、同比下降2.21%,企業效益有所下滑。
企業重組進程加快。隨著我國資本市場IPO的開閘和新三板政策的調整,多數進入人造板領域的私募股權投資急于尋找退出途徑,加上市場低迷,行業經濟不景氣,使得2013年成為人造板行業資產重組、企業并購最活躍的一年,業內多家企業易主、賣殼和被兼并。例如:吉林森工集團通過收購中鹽銀港人造板公司88.12%的股份,實現了對中鹽銀港的控股;廣西豐林木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收購亞洲創建(惠州)木業有限公司75%股權,獲得實際控股權。2013年12月6日,林木類期貨膠合板和纖維板在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填補了國內林產品期貨品種空白,開創了期貨市場服務林木產業的新領域,對人造板行業意義重大。兩板期貨對于有效減少市場無序競爭、降低企業資金風險、穩定產品價格、創造合理利潤架起了新平臺,也為企業重組、產業升級、市場拓展提供了新機遇。
推動技術創新裝備升級。隨著國產人造板連續壓機生產線的問世和《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的頒布,人造板行業全面進入技術進步裝備升級階段。以纖維板行業為例,截至2012年底,全國關閉、拆除或停產纖維板生產線累計達到162條,淘汰落后產能500萬m3/年。 2013年初,全國新建纖維板生產線55條,設計生產能力達到687萬m3/年,其中連續平壓生產線34條,合計生產能力為527萬m3/年,占在建纖維板生產能力的77%。
2013年美國《復合木制品甲醛標準法案》升級版CARB認證II出臺,對木制基材人造板提出了更高的環保要求,盡管對我國木制品出口造成極大影響,但也促進了國內低醛和無醛人造板膠粘劑的發展。不少企業使用大豆制成的生態粘合劑、異氰酸酯(MDI)膠粘劑和三聚氰胺改性膠粘劑生產人造板,與產業鏈末端品牌企業聯合推出無醛、低醛木制品,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市場運作效果。
外貿特征
中國人造板國際貿易世界占比不斷升高。根據FAO數據庫資料顯示,1991—2013年中國人造板進出口貿易量在亞洲和世界中的占比持續升高,2013年分別達到32.57%和11.86%,比2000年的24.00%和5.95%、1991年的18.52%和7.38%分別提高8.57百分點和5.91百分點、14.05百分點和4.48百分點。
中國人造板的進出口貿易呈波動增長態勢。
中國人造板進出口剪刀差。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1991—2013年全國人造板進、出口貿易量和貿易額的比例失衡繼續擴大。
人造板三板進出口貿易表現不同步。
不同人造板的出口分布較為集中。從2013年中國膠合板與中纖板出口量的主要地區和國家分布來看,美國均是第1大客戶,但比重有所不同。
人造板外貿市場出現萎縮趨勢。我國膠合板出口2013年頻遭雙反,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的膠合板大量進入國際市場,使中國膠合板失去市場優勢。2013年膠合板出口美國134.68萬m3、同比下降17.78%,出口總量1 026.14萬m3、同比只增長2.3%;中密度纖維板出口174.65萬t、同比下降了6.36%。于2013年3月3日生效的歐盟《原產國標簽法》要求,出口到歐盟市場的木制品必須獲得FSC身份證,證明生產企業采購的木材產自合法開發的森林;這對我國運營規范、產品順利通過FSC認證的大型企業影響不大,但對多數中小制品出口企業沖擊明顯。2012年12月和2013年3月美國對華進口的硬木和裝飾用膠合板分別作出反補貼和反傾銷調查初裁,涉及江蘇省徐州、宿遷、連云港等地108家企業,涉案金額3.3億美元;如果加入從上海、山東等口岸的出運量,涉案出口額更大。膠合板是蘇北地區傳統出口產品,附加值不高,實際利潤率較低,主要靠成本優勢,大多就地取用速生楊樹加工;如果雙反成立,將導致涉案企業被逼退出美國市場,給該地區人造板行業帶來巨大經濟損失,進而影響當地大批林農的切身利益。
中國人造板產業制約因素分析
原料受限:主要是木材管制。
市場受限:國際上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征收高額反傾銷、反補貼稅,對我國人造板及其制品出口將產生一定影響。但是,全球經濟整體復蘇,市場需求有緩慢增加趨勢。
環境受限:國內對空氣質量提升要求逐漸提高。
標準受限:人造板質量標準提高,新型膠粘劑利用。
技術受限:采用的專利、外觀設計缺乏自主創新,裝備技術發展滯后等。
用工受限:技術工人和用工匱乏。
成本受限:原材料、勞動力成本提高,紅利消失。價格提升幅度見微。
政策受限: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出口退稅政策,新技術激勵政策。
發展趨勢的討論及建議
全國人造板產量2000年0.20億m3,2013年2.72億m3,13年間增長12.6倍。中國人造板產量從2007年開始在世界總產量中的占比超過1/4并穩居世界第1,2013年占比高達40.88%繼續領跑全球。速度驚人!規模驚人!近年來,規模以上人造板企業產品銷售收入增長率明顯降低,銷售利潤率低于7%。2013年企業虧損面6.1%。效益明顯下降!1991—2013年間中國人造板進出口貿易量在亞洲和世界中的占比持續升高,2013年分別達到32.57%和11.86%。貿易規模巨大!人造板中,膠合板進口增加16.4%,而對優質刨花板和纖維板的進口分別增長7.0%和280%。高端產品匱乏!
如此大的市場占有率,并沒有形成行業和貿易優勢,更沒得到應有回報,不僅不具話語權,而且隨時面臨各種風險,典型的大而不強。雖然中國目前眾多行業都存在大而不強,但是應理性看待,未雨綢繆,加快升級轉型步伐?!?生產經營的可持續性,產品和產業的競爭力是永恒主題。
原料的配置問題:(1)中國需要進口這么多木材嗎?(2)哪些木材屬于剛性需求?(3)這些木材終端消費者是誰?(4)中國在承受原材料消耗指責的同時,得到了什么?(5)加工國家的能源消耗、溫室氣體排放、粉塵污染等環境低價,有沒有人買單?(6)企業、政策制定者、消費者應有什么樣的策略選擇?(7)從裝備服務、技術進步方面,還有那些潛力? 中國人造板產業,在規?;l展的同時,應該更加重視發展的質量和競爭力,重視自身的價值和商業模式的運用。要把有限的投資和原料配置到效益最大的領域,通過優勝劣汰,實現企業轉型重組,形成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和產業。必須重新審視“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生產和貿易方式,發展適合國際潮流的、與我國生產力水平相適應的多元化林業產業發展模式。
趨勢展望:雖然當前環境和形勢復雜,海外經濟動蕩、產品出口低迷,國內經濟放緩、居民消費有限,房地產調控、投資減速,人造板產業發展整體面臨嚴峻挑戰,迫使人造板行業加快結構調整和創新發展步伐;但是,未來一段時期內,全球經濟繼續復蘇,國內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人造板及其下游產品出口和國內市場消費企穩向好;人造板行業需要優化管理、節能降耗、整合資源、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和滿足消費者對人造板產品適用性、功能性、環保性提出的更高要求,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
對人造板企業建言:擴全球視野,尋競爭優勢;建現代企業,謀長效戰略;與科技嫁接,領創新先河;重商譽創造,樹品牌意識;做精良產品,建營銷網絡。
秉持續發展,盡社會責任。
文章來源:國際木業雜志
|